葛森疗法作为广谱性有机营养康复疗法,核心通过排毒与营养干预激活人体自愈系统,临床显示可逆转 52 种疾病类型(见图示)。但基于生理机制与治疗特性,其应用存在特定限制与注意事项。以下为详细说明:
一、疗效有限或不适用的疾病类型
1. 神经退行性疾病
代表病症: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(ALS)、帕金森病(晚期)
限制原因:晚期神经损伤难以通过营养疗法逆转,虽排毒与营养支持可能改善症状,但临床未证实显著治愈效果。建议联合 IV 谷胱甘肽等抗氧化疗法。
2. 长期药物干预的自身免疫病
代表病症:长期使用类固醇 / 化疗的关节炎、狼疮(SLE)
限制原因:
a、药物导致高毒素负荷,削弱疗法效力;
b、肾功能受损可能无法耐受高钾饮食与大量蔬果汁。
c、例外:早期患者可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尝试,但需警惕疗愈反应。
3. 脑部肿瘤或转移灶
风险机制:疗法引发的免疫炎症可能导致颅内肿胀,诱发癫痫或危及生命。
替代方案:仅可采用减量版营养支持方案,需结合其他疗法(如放疗、靶向治疗)。
4. 多发性骨髓瘤
治疗挑战:非实体肿瘤特性及停用生小牛肝汁后,疗效有限,需联合双磷酸盐等药物。
5. 肌肉萎缩症
数据空白:临床案例极少,疗效未明确,可能仅延长生存期。
6. 化疗后胰腺癌
限制原因:化疗损伤胰腺功能,影响饮食吸收,仅能作为全身性营养支持,难以逆转病情。
二、绝对不推荐使用的情况
1. 异体干细胞移植术后
风险:疗法激活免疫系统可能引发排异反应,需优先选择其他饮食支持方案。
2. 结肠切除超 30 英寸或回肠造口术
关键障碍:咖啡灌肠依赖完整结肠功能,切除术后无法实施核心排毒步骤。
3. 肾衰竭或透析患者
生理门槛:肾脏需保留 15~20% 功能以代谢高钾饮食与排毒负荷,低于此限者禁用。
4. 胃切除超 75%
吸收障碍:无法消化大量蔬果汁,难以启动自愈机制。
5. 器官移植受者
双重风险:免疫重建可能攻击移植器官,且免疫抑制药物与疗法效果冲突。
6. 临终关怀阶段
应用定位:仅作为姑息疗法缓解症状,不可期待治愈效果。
三、需解决基础问题后再尝试的情况
1. 急性出血(如胃肠道溃疡、肿瘤出血)
前置条件:需先控制出血,否则灌肠可能加重病情。
2. 卧床瘫痪或严重虚弱
实施难度:难以耐受频繁灌肠与高强度排毒,需依赖专人护理且风险较高。
3. 血栓性疾病(DVT、血栓性肾炎)
致命风险:疗法可能增加凝血因子活性,导致血栓脱落,需先清除血栓。
4. 肠梗阻或消化道阻塞
直接冲突:饮食疗法依赖消化道通畅,强行实施可能加剧梗阻。
5. 心包 / 胸膜积液未控制
液体负荷风险:大量蔬果汁可能加重积液,需先通过医疗手段引流。
6. 无法自主进食或依赖饲管
核心矛盾:疗法依赖口服营养摄入,饲管患者需优先其他营养支持。
四、需调整方案的特殊情况
1. 急性白血病
治疗策略:病情进展迅速,需结合化疗,葛森疗法仅作辅助营养支持。
2. 腹水
监测重点:密切观察积液变化,必要时联合常规引流,避免液体潴留加重。
3. 自体干细胞治疗或骨髓移植
方案调整:化疗后需大幅减量葛森疗法,可能影响疗效,需多模式联合治疗。
4. 严重肝病(肝损伤>50% 或黄疸)
可行性评估:仅可尝试最低剂量方案,且需先通过支架解除胆道梗阻,疗效有限。
5. 复杂心脏病
禁忌与调整:
禁忌:心肺功能不全、充血性心力衰竭(无法耐受液体负荷);
需谨慎:高血压、动脉硬化、心脏支架 / 起搏器患者,需调整钾、甲状腺素等补充剂,避免刺激心脏。
6. 慢性病合并用药
药物冲突:需由认证葛森医师评估疗法与现有药物(如抗凝剂、免疫抑制剂)的相互作用,避免毒性叠加或疗效抵消。
五、与标准药物治疗的差异
葛森疗法的有效性高度依赖个体生理状态与疾病阶段,严禁自行实施。若有康复需求,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联系认证葛森医师,完成全面评估后制定个性化方案。疗法的成功应用需严格遵循剂量规范、排毒节奏与营养配比,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风险。http://www.gersoncn.com/post/ge-sen-liao-fa-xu-zh-wre.html
